
(通訊員 王林)水庫里的水是如何變成自來水的?供水企業(yè)是如何保障水質的?為讓廣大市民能夠近距離了解自來水的誕生過程,6月4日,由青島水務管理局主辦的“2021年水務開放日-供水線”參觀活動邀請到島城50余名市民代表,參觀了青島城市供水水質監(jiān)測中心、96111熱線中心、仙家寨水廠和青島水務博物館,與自己平時飲用的自來水進行了一次“親密接觸”。
水質監(jiān)測中心嚴把質量關
上午9時,市民代表走進位于市北區(qū)哈爾濱路61號的青島城市供水水質監(jiān)測中心。“監(jiān)測中心于1999年12月首次通過國家技術計量認證評審,2000年5月正式掛牌為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(jiān)測網(wǎng)青島監(jiān)測站,是集水質監(jiān)督檢測、水質預警分析和水質科研管理為一體的現(xiàn)代化水質監(jiān)測與科研中心”。工作人員介紹說“在水質管理方面,我們建立了實驗室檢測、在線檢測、移動檢測“三位一體”的檢測體系,對青島市供水從原水、出廠水和管網(wǎng)水進行全過程的監(jiān)測和質控,受市政府委托承擔青島市供水水質公報日檢管網(wǎng)7項,月檢42項,半年檢106項及青島四區(qū)三市的公示水檢測任務,受國家住建部委托承擔全國水質督查任務。”
在實驗展示環(huán)節(jié),工作人員分別針對什么是健康水、電解水實驗、TDS檢測筆、余氯聞味、水垢以及“牛奶水”現(xiàn)象進行試驗解答。
原來“電解水實驗”的騙局;TDS測試筆測定的是水中溶解的各種鹽類的總量,測定的數(shù)值不能判定水質的好壞。自來水的味道一般是凈化劑造成的,凈化劑是為了防止水中細菌生長不可缺少的物質。自來水燒開后的白色漂浮物(或白色沉淀物)就是人們俗稱的水垢,是天然水在燒開后的正?,F(xiàn)象。剛接出的自來水像牛奶是由于管道中的氣體造成的,靜置幾分鐘后,氣泡會自然消失,水質變清,這其實是一種正?,F(xiàn)象”。
在青島水務集團96111服務熱線中心,市民們參觀了熱線中心集中受理網(wǎng)絡平臺和各級熱線轉辦信息,詳細了解了熱線平臺整體運行、組織架構、辦理流程等情況。
據(jù)了解,該熱線中心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,主要為市民單位提供青島水務集團服務區(qū)域內的供水、排水、防汛、管網(wǎng)維護等多方面的咨詢、報修、建議和投訴的相關服務;集中受理停水、漏水、供水管道安裝施工、設施維護以及污水冒溢等市民來電、網(wǎng)上服務和各級熱線轉辦信息。
深度處理工藝讓水喝得更放心
行程的第三個“打卡地”是仙家寨水廠。這也是青島市最大的凈水廠,設計日凈水能力36.6萬立方米,占市區(qū)供水量的一半。
“仙家寨水廠作為我市首個水廠深度處理項目于2017年1月25日改造完成正式投產運行,是我市首次突破傳統(tǒng)工藝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,為我市全面完成水廠深度處理改造起到了示范作用”
“2018年6月增加了臭氧處理的工藝,在水質穩(wěn)定達標的基礎上,進一步提升了青島市城市飲用水水質,保障城市供水安全,多年來,水質檢測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,市民可放心飲用。”仙家寨水廠工作人員介紹說。
隨后,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,市民參觀了從原水到出廠水整個工藝流程,還在廠區(qū)內的飲水點現(xiàn)場品嘗了剛剛生產出來的自來水。
零離觸碰青島百年供水史
青島水務博物館位于城陽區(qū)夏莊街道嶗山水庫院內,為工業(yè)性、公益性、科普性博物館,也是全國唯一一座位于水源地、凈水廠,涵蓋城市供水、排水、污水處理的水務博物館,2018年9月13日青島城市供水日正式開館納客,是青島市首批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。該館以時間為線索梳理青島城市供排水發(fā)展的歷史脈絡,同時也是是青島城市發(fā)展的見證和縮影。博物館分室內、室外兩部分。室內展區(qū)共有10個展廳,面積約750平方米,展有各個時期的代表性文物、照片、影像資料300余件。室外展區(qū)約3000平方米,為大型文物展區(qū)。在講解員的帶領下,市民們詳細了解了自1899年開始至今,青島城市跨越三個世紀的水務發(fā)展歷史。
市民李女士表示,通過今天的實地參觀讓我對安全、健康水有了新的認知,我們自來水是安全的,是可以放心的飲用。之前被凈水器廠家的惡意宣傳所誤導,回去一定會提醒身邊的老年朋友警惕凈水器銷售騙局,避免落入銷售“陷阱”。